書籤.jpg

最近身邊的同事都籠罩在低氣壓中,每天的課照上、話照聊,但是更多獨處的時候都是默默的低頭做事,有時候事情忙完了伸伸懶腰,看見辦公室的老師其實不少,但是卻安靜到有些窒人。 

雖然發生有些事叫人洩氣、讓人無力,我也告訴自己:「你這樣不也是鄉愿嗎?」跟別人比,我其實也好不到哪裡去,只是會和同事一起發牢騷,但是其實起不了什麼大作用,因為只有怨氣的累加,宣洩得不到實質上的安慰,所以才導致更悶嗎?

這樣的環境真的是無可救藥?其實我也不這麼悲觀。或許是「安土重遷」的個性,從小我就在固定的地方成長,沒有搬家的經驗,連電話也是從一而終,如果小學同學循著畢業紀念冊大概還是可以順利的找到我。從幼稚園到高中也都是在家附近,直到大學才負笈外地,但是依戀家的關係,我還是幾乎每個禮拜的回來......

這樣的生活模式讓我變得很依賴,環境縱使不盡如人意,但是身邊還有共患難的同事,學校對於教學和代班也沒什麼干涉,活動雖多但是至少正常化教學,有很多的優點讓我至少可以正向的看待這份工作,或是所謂的志業,因為我很喜歡當老師的感覺,也樂於知識的傳遞和分享,當我說話的時候有三十幾對認真的眼神予以回應,他們真誠而信任的喊著我:「老師、老師」,我喜歡那一刻的感覺。

比較帶來的永遠只有缺憾,如果一味去看扣分的地方,那麼足以加分的優點只能被割在一旁得不到關愛。與其傳染著如HIN1般流傳甚廣、甚快的壞心情病毒,不如找出讓彼此快樂的方法。

究竟是別人的腦袋比較容易被改變,還是自己的腦袋?我不明白這是否仍歸屬於鄉愿,不過看待事情的面象本來就有好幾面,真心希望身邊的同事(有包含曾經一度淪陷的我)能夠趕快找到遺忘的快樂,因為沒有同甘共苦的你們,我在這裡的價值與意義也就顯得為不足道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oves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